多一些“扎根”的政绩
有一种毛竹,在其生长的前五年,总是向地下生发根系,可以说,根是能扎多深就多深、能扎多广就多广,而在地上却几乎看不到变化。待到第六年雨季到来时,它却会如同“着了魔”一般以每天30多厘米的速度“疯长”,不到6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高。正是因为前些年的“深扎根”、培养“根系”,积蓄了能量,才有了日后的快速成长、惊人高度。
为官一任,希望能做出更多的政绩,这是应该的。但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映照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考量着领导干部的精神高度。如果热衷“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显绩,厌烦“不显山、不露水”的潜绩,戚戚于任上能多干些“让上级部门注意”的成绩,耿耿于任上就有显赫声名,而不想做打基础、铺垫性的“根系”培养工作,不愿做出“扎根”的政绩,就不会挑好“跑好自己这一棒”的担子,就不能扛好“为下一棒奠基蓄势”的责任,反而会留给后人“空中楼阁”,甚至可能是“海市蜃楼”,不仅会错失发展良机,还会影响一方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就是谆谆教导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长远目标,追求长远利益,持久发力、接力奋进,干好党和人民的事业。
从某种程度上讲,“功成不必在我”,体现出的就是一种“扎根”的政绩观。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工作“挑着做”“拣着干”“利己就迎上去”“无利就摆一边”,乐做“开花早、结果快”的工作,烦做“开花晚、结果慢”的工作,想着“功成必须在我”,不愿“建功必须有我”。无疑,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些做法是要不得的。其背后,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凡是能增进群众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事,就要全身心投入,不打折扣去做,一刻不停歇地干。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私心杂念、克服浮躁心态,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但求任上做过什么、任后留下什么,是否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求眼前政绩是否光鲜、声名是否在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
不断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和境界,持续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多做“扎根”的政绩,甘为“遮阳纳凉、泽被后人”的植树人,如此,才是真正把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扛在了肩上、落在了干事创业的行动中。(孟庆毅)
- 上一篇:莫要走着走着“掉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