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人用好人 激发队伍活力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执纪铁军之四

选对人用好人 激发队伍活力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执纪铁军之四

9月8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对97个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50位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288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受到嘉奖。他们信念坚定、严于律己、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纪检干部的本色。

纪检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五年来,波澜壮阔的全面从严治党和正风反腐实践,离不开一支忠诚可靠的纪检干部队伍辛勤付出、冲锋在前。这些被表彰的先进典型,正是广大战斗在正风反腐一线的“排头兵”们的代表。

从广纳贤才、严格选拔,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到扩大系统内外交流,增强队伍生机活力,再到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水平……五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忠诚、干净、担当”的嘱托,各级纪检机关加大自身建设力度,让这支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迸发出强劲的战斗力。

选拔:面向五湖四海的“招贤令”

进入中央纪委,是张大巍的第三次择业,也是他职业生涯中跨度最大的抉择。

这名三十出头的青年2006年从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就职于司法系统。2015年4月,中央纪委第一次以“自愿报名+组织考察”的方式,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选调干部。最终,张大巍从几千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完成从一名检察官到纪检干部身份的转变。

一道道“招贤令”从中央纪委发出,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干部和张大巍一样心向往之、跃跃欲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选拔干部的鲜明特色。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的同时打开选人视野,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遵循,多次被中央纪委全会强调。

不只从党员干部的“大池子”挑选精兵良将,选任渠道也在不断拓展。除了选调,张大巍发现,身边同事“入委”的途径各具特色——遴选、国考、组织推荐……将各种选任渠道的优势与五湖四海的选人视野相结合,一方面充分释放了中央纪委不拘一格纳贤才的信号,另一方面更能保证在最大范围内、将最合适的人才筛选出来。

按照派驻“全覆盖”的要求,2015年12月成立的驻中央外办纪检组,是最年轻的派驻机构之一。在这个十几人的团队中,就有通过组织推荐从中央外办转隶的纪检新人,还有通过选调来自中联部,财政、审计部门的新生力量……老兵业务熟练、新兵思路开阔,结构互补、素质全面的独特优势使纪检组的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局面。

和用人思路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选拔环节则一丝不苟。选录全程始终坚持优中选优、严之又严的原则,严把干部选任的政治关、廉洁关。

纪检机关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单位,政治性极强。选拔纪检干部,从最初的“推荐关”开始就突出“严”的要求。比如,辽宁省沈阳市纪委规定,纪检干部人选须由委局机关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纪检系统领导干部署名推荐,撰写推荐信并签字背书,压实推荐人的责任。

选进来不等于过关,而是考验的真正开始。6个月的借调期里,张大巍“没有缓冲,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固有模式,以用为先、靠任务磨炼人,党组织通过“真枪实战”的方式淘汰不合格者、筛选精华。张大巍的身边有同志来了又走,留下的,甩掉的是心理包袱,笃定的是坚守职责的自信。

交流: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

自从调任省纪委机关以来,广东省纪委干部监督室干部高鹏每天都很早来到办公室,紧张有序的工作从排查信访线索开始。如今,他已轻车熟路。2013年,高鹏从广州市直机关工委交流至省纪委,多学科专业背景带来的新视野,使他很快在新岗位崭露头角。

和高鹏一样,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干部交流调任纪检监察系统工作的干部越来越多。“十八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交流的干部约占干部总数一半以上,干部交流面总体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广东省纪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早在2013年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就作为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干部交流、使用,在党的干部队伍中选拔优秀干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要求,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可以从纪检系统内和纪检系统外提名,纪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当交流任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纪检干部放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统筹使用、培养锻炼,扩大干部交流,优化了队伍结构,激发了队伍活力。

纪委班子是纪检干部队伍的“火车头”,“关键少数”的质量对于发挥正向的示范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从严格“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要求,到着眼事业长远发展,多渠道选调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目的就是为了把政治过硬、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进来,选优配强纪委领导班子。

选人用人格局跳出纪检系统的小圈子,着眼党的事业全局通盘考量,“开放”理念在中央纪委的干部交流工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要畅通纪检干部的入口和出口,‘一潭水走活’,决不能形成自我封闭的小循环。通过干部交流,既考验、锻炼、培养纪检干部,也避免纪检干部长期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出现设租寻租、有案不查等问题。”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同志接受采访时说。

除了将优秀人才“引进来”,越来越多的纪检干部也在“走出去”。

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领导任职部委一把手,地方纪委书记交流到其他系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干部自身不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同时也给相关部门带去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工作更上新台阶。

五年中,中央纪委机关和纪检组干部交流达1260人次。干部交流,如同一颗石子,激活了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

培训:实字托底严字当头

9月1日,是全国各地的开学日。这一天,在北京稻香湖畔的中国纪检监察学院,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如期举行。作为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2013年以来,这所中央纪委党校共计培训了7.7万余名纪检监察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机关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培训各级纪检监察干部17.4万人次,着力提升纪检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7年2月28日至3月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对600余名局处级干部分三期进行集中轮训;山西省纪委监委培训市县两级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及班子成员;湖北省纪委对换届后的全省116名新任职纪委书记集中培训。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形式、多种规模的培训为各个岗位上的纪检干部“加油充电”。

纪律检查委员会是政治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无论是理论学习、专题辅导,还是研讨交流、实地参观,政治培训的要求体现在每一个环节。翻开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的教学资料,《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是必修课。

“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学好党章党规是基础。”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特聘教授李忠杰认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必须带头尊崇党章,带头学习、维护和执行党规党纪。

政治培训打牢党性修养的基础,业务培训精进监督执纪的本领。

9月,《巡视工作条例》专题培训暨第十一期全国巡视干部培训班在杭州开班,趁热打铁学习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江西省举办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用好‘四种形态’处理违纪问题”专题培训班,通过理论梳理和技术答疑,为纪检干部找准职能定位,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打下基础。紧跟形势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纪委系统开展业务培训的突出特点。

培训,既是实践的指引,更是作风的洗礼。

每期培训班都设立临时党支部,对学员在思想上引领、学习上引导、观念上强化、作风上监督;培训期间严禁饮酒;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联谊会、同学会……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把“严”字寓于细节、抓在平时,目的就是要涵养纪检干部的守纪自觉。

严以治学,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动真格。2016年,有2名学员因为培训期间饮酒被在全院通报批评,并通报所在单位。

培训只是一个起点,坚定理想信念、夯实过硬作风则是一份长期的责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新鲜的实践经验指导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执纪铁军整装待发。(记者:王卓曹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