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开展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严查扶贫助困领域“蚁腐蝇贪”

日前,滨海新区纪委制定的《滨海新区关于2018年开展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正式发布。据了解,按照中纪委和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滨海新区将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扶贫助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专项治理的突出问题和治理重点将紧盯扶贫助困项目资金和政策落实情况,严肃查处扶贫助困领域的“蚁腐蝇贪”,坚决整治不正之风。治理重点瞄准“五弱”,主要包括政策执行“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政策宣传“淡”,扶贫助困主管部门及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扶贫助困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资金发放“慢”,帮扶措施落实不力,造成扶贫助困资金滞留、发放不及时,造成损失浪费;动态管理“乱”,社会救助对象经济动态跟踪管理不到位,对其家庭收入、人员就业变化等情况底数不清、更新滞后;监督检查“散”,对存在的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以及发现后不处置不报告,惩治腐败和作风问题“宽松软”等。

严查贪污挪用、“雁过拔毛”等腐败问题。严查在农村低保、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对口帮扶,以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惠农资金等方面伸黑手问题,盯紧“五贪”,主要包括贪占冒领,通过伪造虚假材料或冒用他人名义等手段,集体或个人骗取扶贫助困资金、物资或者服务;截留挪用,将扶贫助困资金、物资截留挤占、挪作他用,甚至私自瓜分;吃拿卡要,借受理、审核、登记扶贫助困对象申请事项之机“雁过拔毛”,收取好处费或违规收取费用;滥用职权,在扶贫助困项目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优亲厚友,违规将扶贫助困资金、项目分配给不符合条件的亲属朋友,甚至欺压百姓等问题。

严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要是:“假数字”,在扶贫助困中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假产业”,瞒天过海搞面子工程,捞政绩劳民伤财等“伪帮扶”现象;“假程序”,在扶贫助困过程中消极应对、推诿扯皮,人为设置障碍,干扰正常程序;“假精准”,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账”不到位,将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扶贫助困范围;“假调研”,对贫困群众、贫困程度、致贫致困原因不了解,对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等情况不掌握等问题。(记者 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