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
发挥“双重优势” 打造精致城区
──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青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喜迎党的十九大·西青区篇
御河景区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全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标中央和全市要求,围绕产业方向精准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丰台、西城、通州签订了合作协议;深化了与亦庄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园、海淀园等园区之间的交流协作;五年来,累计引进中关村健康产业园、北京电子城天津西青科技产业园等北京项目310个,协议投资额达1214亿元。大力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全面启动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建设,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聚集区。全力服务和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口子镇”的规划建设。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统筹全区资源,开展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精准招商,效果显著,引进了总投资15亿美元的中芯国际芯片制造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的华侨城北方总部及南运河开发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正威北方总部。世界五百强企业富晟李尔和法雷奥西门子,以及中铁十局集团区域总部、行业领军企业威卡威汽车部件、法兰泰克重工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目前有50家世界500强和46家国内500强企业在我区投资发展。
全力优化企业服务。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提升政府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的效能,建立区级领导常态化服务、招商部门终身服务、专业团队管家式服务的服务体系,打造企业家心灵的港湾,在西青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氛围。
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明确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了高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了各街镇、重点区域产业定位和全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了高端产业引导机制,实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明显增强。
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端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近年来,西青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市委“竞争上游”和“上游竞争”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实体经济,加速转变发展动能,推进土地集约、产业集中、发展集聚。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51%,战略性新兴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科技型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
做优现代服务业。准确把握“森林和云彩”“皮和毛”的关系,大力促进服务业增速调快、总量调大、结构调优,努力打造科技服务、文化商旅、会展经济三大特色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科技服务产业;突出城市品位和历史韵味,打造多态融合的文化旅游业;以梅江会展中心──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为主线,打造产业链条完整的高端会展经济带。
做精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设施农业的思路打造京津冀高端定制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业务,深入挖掘体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转换发展动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下力气整治“散乱污”企业,42.8万平方米的空置楼宇和144亩示范工业园区低效土地重现活力。去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13.12亿元;今年直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约3.9亿元。连续多年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对企业进行帮扶支持,创新开展“三送四讲”系列活动,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精准服务,截至目前,问题的解决率100%,企业的满意率99.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四大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纲要》,加快建设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51%,战略性新兴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科技型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西青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优瑞纳斯、百利电气等高科技企业参与了神舟飞船、天宫一号、辽宁号航母、“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今年前八个月,全区供应工业用地18宗,供应面积达到123公顷,企业产出效益提高,富奥电装一亩的产值接近2200万元,正在建设的中芯国际新工厂预计超过2000万元、瑞能电气二期项目能超过2300万元,从而带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实现了中高速增长,预计第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初步实现了“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发展质量目标。
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
大力提升城市品位韵味
完善了发展规划。按照市委“发挥‘双重优势’,加快推进城市化,打造精致城区”的工作要求,不断整合载体资源,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明确了“两城三区三带”的空间规划。“两城”,即建设西青辅城、赛达产业新城。“三区”,就是打好西青开发区、南站科技商务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张“国家牌”。“三带”,就是打造外环城市发展带、独流减河生态带、京杭大运河西青段商旅文化带,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着力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传承历史、绿色低碳、产城融合、节约集约的理念,高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发展规划修编,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体现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引领建设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有品位、有韵味的精致城区。
着力提升城市居住品位。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新引进了多条公交线路,普及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开展美丽社区、示范社区、清洁社区三级创建。加快“智慧西青”建设,深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探索实施“40+N”社区管理新模式。
着力改善民计民生
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百姓关心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民生问题,新一届区委研究的第一件事就是20项民心工程,区财政89%投向民生领域,5年来累计投入470亿元,仅今年一年20项民心工程投入就达到88.3亿元,环境整治和冬季清洁取暖投入20亿元,向全区群众交上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在环境整治的一线、在创卫创文的现场,在十三运开闭幕式的台前幕后,广大党员干部日以继夜、加班加点、轻伤不下火线,为了百姓过得更好,担当作为、无怨无悔。
着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力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举全区之力创建成为本市首个国家卫生区,国家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已经国家验收。五年来累计用于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接近60亿元,中央环保督查以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连续奋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督查组下达的296处整改工作,同时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进行大幅度综合整治,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23.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堆物15.4万吨,5080亩新增绿化。
全身心改善群众生活。在就业方面,大力实施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计划,新增就业15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第一。在教育上,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7所,在全市率先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在保险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低保城乡统筹,率先实施农村低保价格联动补贴,率先开展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救助,率先成立虚拟养老院,农村五保供养统筹标准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医疗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67%,农民医疗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5%,西青医院新院、疾控中心、妇儿保健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西青医院升格为三级医院,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105个。在住房上,47个村、11.4万村民搬进了小城镇,城镇化率达到90%;131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17.7万户群众的老房子更值钱了。
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三严”“四铁”的要求也已融入日常。今年消防事故减少50%,安全生产隐患大幅消减,获评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明显,今年第四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严守忠诚大德。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使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决策部署在西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压实责任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通过考真考实把党建工作由标准模糊的“软任务”变为具体实在的“硬指标”。
规范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
锻造干部队伍。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着力加强干部理论武装,强化干部专业知识培训,更新思维理念,提升能力水平。
严格纪律规矩。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持续用力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有效净化了全区政治生态。